【文脈華章】習言道|西湖景區(qū)這些細節(jié)設計,源自習近平
中新網8月7日電 “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這樣表示。
一直以來,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都是習近平念茲在茲的事。
杭州西湖是享譽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
2002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啟動。當年履新浙江的習近平,將考察杭州的第一站放在了西湖。他說:“把西湖建設好,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使西湖的歷史面貌得以還原,得到恢復,這是德政,也是得民心的善舉。”
為了讓西湖的保護更得民心,習近平不僅著眼大局,亦很關切“小事”。
2002年10月,杭州拆除西湖環(huán)湖圍墻,實施24小時免費開放環(huán)湖公園,西湖景區(qū)成為中國第一個不收門票的5A級風景區(qū)。西湖景區(qū)免費開放后,增設了不少椅子供市民、游客休息,但椅子多了,間距也就近了。
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向景區(qū)管理部門轉達了他的建議:西湖邊戀人很多,如果椅子間距離太近,戀人們會感到不自在。他建議長椅間應該保持一定間距。
還湖于民、還園于民、還景于民,習近平對西湖保護與利用工作抓得細之又細。
除了椅子的問題,習近平還曾多次向西湖管理部門轉達建議。
比如,西湖邊的廁所問題。西湖邊的公園免費開放,但是晚上公共廁所卻大門緊閉沒有開放,給市民游客帶來了很多不便。管理部門在聽取習近平的建議后,西湖邊公共廁所全部24小時免費開放。
又如,西湖上的游船問題。西湖水域拓展后,游船在經過新西湖上的橋洞時經常會磕磕碰碰,這樣既不安全也會帶來橋洞和船體的損傷,他建議改進。西湖景區(qū)經過調研,在船頭增設了橡膠輪胎進行防護。
習近平關心這些“小事”背后,實則是在詮釋如何處理好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關系。
他曾在考察杭州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時,生動闡釋這組關系:“我們強調保護,并不是對這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捂得嚴嚴實實的,一動也不能動,而是要在堅持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適度合理開發(fā)和建設,通過適度合理開發(fā)和建設來實現(xiàn)更好的保護。”
這些理念與要求,為日后西湖的申遺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歷史文化古跡、自然遺產地調研,在不同場合多次論述保護傳承利用之間的辯證關系。
對于“古”與“今”,他指出,不能搞“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并強調,要保護和利用好歷史文化街區(qū),使其在現(xiàn)代化大都市建設中綻放異彩。
對于“景”與“人”,他要求,要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放在第一位,同時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發(fā)揮作用。
在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習近平再次闡釋了保護傳承利用之間的關系。
——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保護,切實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要持續(xù)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時代煥發(fā)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
他進一步指出,要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用實際行動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化和自然遺產連接著一個文明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中國世界遺產總數(shù)已達59項,它們都是中華文明的金色名片。
如何守護好中華民族的這些瑰寶和珍寶,從習近平對于一些“小事”的關切就能找到答案。